中秋佳节临近
月饼销售进入旺季
位于保康县城东沟路的双桂堂食品加工厂
这几天工人师傅格外忙碌
下面我们一起去
看一看传统手工月饼的制作情况
走进双桂堂食品厂,一股月饼的清香扑鼻而来。在这个面积并不宽敞的生产车间里,工人师傅正忙着和面、擀皮、做馅、压膜……一盘盘烤制好的月饼,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浓香,令人垂涎欲滴。
据双桂堂食品厂负责人介绍,自7月底以来,月饼加工就开始了,制作高峰期将持续到10月1日中秋节当天。目前,每天月饼产量约1000斤左右,是平时的两倍。
双桂堂食品厂负责人 邓兆旭说,在制作上传承传统工艺,纯手工制作,保证了月饼的口感纯正,味道香甜。
为了保持传统手工月饼的老味道,双桂堂食品厂生产的月饼馅料以传统的花生、芝麻、金桔丁、冬瓜丁、青红丝、猪油、白砂糖等为主,沿袭传统工艺,采用纯手工制作,通过多道工序加工烘焙而成,月饼现做现卖,不含防腐剂、无添加剂,深受消费者青睐。
市民 郭万琴说,每年八月十五中秋节,我们都来双桂堂买月饼,屋里的老年人、大人、小孩都喜欢这个味儿。
双桂堂月饼的老味道已有36年了,食品厂成立于1984年。那时候邓兆旭刚退伍回乡,创业之初是制漆厂的助理会计,由于制漆厂效益不好,他来到一家糕点店兼职会计,期间学会了制作月饼手艺。为了创业,他向亲戚借了200元钱,在商店赊了两斤白糖,月饼店就此诞生。经过诚信经营,积累一定资金后,他成立了“双桂堂食品厂”。
双桂堂食品厂负责人 邓兆旭说,双桂堂是我们县城八大景之一,我就居住在双桂堂,门前原有两棵桂花树,景致非常好看。
双桂堂一路发展,由原来土灶烤箱,到现在有3个电烤箱,运输工具也由摩托车向货运三轮到面包车、厢式货车转变,在双桂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带动周边群众就业。
双桂堂坚持传统手工制作,留住了大家记忆中的中秋味道,一步步成为保康城乡居民的网红月饼。在中秋节前60多天的黄金时间里,双桂堂的月饼通过物流,销往全县各乡镇,同时也有不少居住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保康家乡人民,为了尝一口家乡味道,通过快递订购。
双桂堂食品厂负责人 邓兆旭说,我们会继续把产品质量保障好,求得客户信誉,让客户吃的放心、舒心,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下一步我们把这个双桂堂品牌申报为“百年老字号”。
为了让双桂堂月饼的老味道和传统手艺一代代地传承下来,邓兆旭的女儿决定今后回来接棒父亲把双桂堂一直做下去。
邓兆旭的女儿 邓先艳说,一到中秋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会回来帮忙,主要是为了让传统手工月饼的工艺不失传,让市民们吃到双桂堂的月饼,就记住这个老味道。等我父母年龄大了,等他们退休的时候,我和我姐姐就会回来,把双桂堂月饼这个品牌继续做下去。
全媒体记者:吕莉莉 陈泉霖
编辑:莲花
审核:李广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