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在“县”看乡镇】天赐“凉”机!快来马桥镇赏荷花、品美酒、享清凉……

近年来,马桥镇以绿色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共同缔造为路径,全力驱动“矿业经济、生态旅游、药材产业”三驾马车,坚持发展与稳定并重、安全与效益共抓,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紧抓快干,经济社会展现蓬勃生机。

“吃周湾的藕,喝鳌头山的酒,吃饱喝足再带走。”在马桥镇周湾村莲藕基地,放眼望去,大片的荷塘与百亩稻田相映成趣,几朵刚刚冒头的白莲镶嵌在碧绿荷叶间,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呈现在我们眼前。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盛夏时节的马桥镇周湾村,绵延的藕塘,层层叠叠的莲叶,簇拥成一片片绿色的海洋;争奇斗艳的荷花,亭亭玉立在荷塘里,或含苞待放,或微微盛开,在绿叶映衬下显得更加婀娜多姿、别样艳丽,成为夏日里一道靓丽的风景。各地游客纷至沓来,赏花观景,打卡拍照,流连忘返。

马桥镇周湾村干部 陈龙:我们周湾村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优质莲藕基地280多亩,不仅带来了人气,也为种植户增加了收入。

农旅融合,风景如画。周湾村还修建了观光游步道,建起了凉亭。闲暇之余,村民便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拉家常、话冷暖,共享幸福时光,荷塘成为村民休闲纳凉的好去处。

看荷花,吃莲藕,品美酒。鳌头山因酒出名,酒文化源远流长,鳌头山村酿酒工艺更是千年传承,传统工艺至今保存良好。正所谓“百年莫惜千回醉,一盏能消万古愁”。千百年来盛行用清泉水和纯粮食酿制大曲酒。“粉青河流长,鳌头山酒香”,是对鳌头山的真实写照。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鳌头山村依托独特的水资源,挖掘传统大曲工艺,从泡粮、蒸粮、糖化培菌、发酵、蒸酒均采用传统酿造工艺。经过端午制曲,重阳两次投料,三次蒸煮,九次摊晾,均匀加曲,高温堆积,入池发酵,取酒储存共20道工序,开始进行规模化生产、销售。鳌头山大曲酒已成为农户增收致富的新门路。

马桥镇鳌头山村党支部书记 王天实:我们鳌头山酒厂一年生产四五万斤酒,每年库存两三万斤,山洞和地窖里库存了十几万斤酒,每年给村里创造利润五六十万元。下一步,我们准备再增加一个车间,每年争取生产十几万斤白酒,每年给村创造150万元纯利润。

赏了荷花品完美酒,我们一起来到国家4A级景区尧治河村,观山水美景,住高山别墅,尝农家风味,享夏季清凉。

刚刚游览了尧治河三界洞天的四川游客张宇航感觉爽极了。

四川游客 张宇航:开始还以为夏天会热,结果上来觉得空气很清新,也非常凉快。我觉得夏天来很舒服,现在也不热,我感觉大概只有二十几度吧。

这个夏天,在马桥还可以去黄龙观重走红军路,去九里川坐船,去林川摘蜜桃,去堰垭穿越时空隧道……尽情享受深山里的凉爽。

马桥镇党委书记 韩宗显:我们积极推进磷化工产业链建设,力争全年运销磷矿石500万吨以上;坚持“一切围绕招商转,一切围着项目干”,大力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子项目、中坪鲟鱼养殖产业园等项目投产见效;支持尧治河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黄龙观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做优服务、做强特色;持续加强中药材、核桃、莲藕等特色产业发展,扎实开展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打造和美乡村,推动马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全媒体记者:秦志鹏 陈泉霖

通讯员:夏敏

编校:正红

责编:尚娟

审核:秦志鹏

终审:李广儒 李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