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湾组”,挺进“前沿”!保康将党组织引领力延伸到每一个小区

村、社区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阵地”。保康县积极探索推进湾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方法、新模式,推动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架起党群“连心桥”,织密群众“幸福网”,“红色引擎”成为凝聚民心、破解难题的核心力量。

走进过渡湾镇清滩村,一条新维修的水泥路延伸至村庄尽头的农户家门口。

前段时间,村民通过湾组会议反映,由于村道年代久远,出现下雨积水通行不便的问题。村委会随即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征集意见后最终达成共识,在村民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下,很快就完成了道路的修缮工作。

“这几年我们村的变化特别大,对于村里的建设项目,都是我们村民共同参与提出的,大家都拥护,一旦确定下来的事,那是搞得又好又快。”过渡湾镇清滩村党员王福有说。

“快”的背后,正是该村精心织密“党支部+湾组党小组+党员”治理体系的深厚实践。在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经验、新方法过程中,清滩村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根本,党组织“主心骨”地位、党员“先锋队”作用日益凸显。

走进城南社区老酒厂小区,硬化的道路平整整洁,郁郁葱葱的绿化错落有致,一幅居民和谐生活、安居乐业的幸福图景。

曾经的老酒厂小区,下岗工人较多,矛盾比较突出,大家对社区事务和环境问题也关心较少。为改善这一状况,城南社区采取了多元化策略,其中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成为了关键。

“在对老酒厂小区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的同时,我们指导小区成立了党小组、组建了业主委员会,并且让社区工作人员入网进格,协助开展工作,推动党的组织触角延伸到小区。”

城南社区党委委员、组织委员王海彦介绍,社区还优选政治素质高、行动能力强、群众影响力大的老党员担任党小组长,发挥他们人熟、地熟的优势,常态化开展联户走访,让大家都能积极参与到小区治理中来。

经过居民的共同努力,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小区环境焕然一新。从之前的被动参与到现在的主动参与,不仅激发了居民们对集体力量的认识,也培养了他们关心社区公共事务的热情。

“自从成立了小区业主委员会,我们小区的卫生环境变干净了,治安条件变好了,邻里关系也更加和谐了,小区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心。”老酒厂小区居民卢长东说。

通过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将社区党委、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三驾马车”充分串联、同向发力,有效促进小区自管自治,实现了治理工作聚合力、齐思想、凝人心。

如今的老酒厂小区还新建了红色驿站,供居民议事、休闲娱乐使用,小区还成立了妇女小组、青年小组、工会小组和志愿服务队,小区的环境卫生、消防治安等问题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为让居民群众最关切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有人说、有人议、有人管”,城南社区还依托党建联席会议,充分发挥双报到单位、志愿服务队伍、网格员等“N个”力量作用,撬动多元力量参与基层治理。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基层治理的领导核心。在城市,通过进一步完善‘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联动体系,将党组织的引领力延伸到每一个小区、每一栋楼,确保党的组织工作全覆盖。在农村,通过加强村党组织建设,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向村民小组、产业基地、经济组织等延伸,实现党组织对农村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委直属机关工委副书记唐安奎说。


全媒体记者:江彦佐  张九君

编校:相琴

责编:赵硕

审核:秦志鹏

终审:李广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