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夏”时节】抢抓墒情,移栽“金叶”!保康1.9万亩烟苗迅速下地

烟叶是山区保康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连日来,全县各地烟农在技术员的指导下,抢抓墒情和有利天气进行大田移栽,田间地头一派忙碌。

“要选大小一致的烟苗,深栽,浇足定根水,确保这一块田的烟叶长势基本一致。”在两峪乡麻坪村二组庄月恒的烟田里,两峪乡烟站技术员尚雍东正在给移栽烟苗的烟农讲解技术要领。

打孔、挖窝、丢苗、栽植、浇水……烟农们按照操作流程,有序忙碌着。

另一块烟田里,村民陈山茂请来的工人们两人或三人一组,起垄覆膜,移栽烟苗。

“昨天下雨了,今天开始栽烟,请了十多个工,准备三天栽完。”陈山茂说。

今年45岁的陈山茂,有着25年的种烟经验。这几年,他每年种植烟叶50多亩,对发展烟叶信心满满。

“我去年种了55亩烟,毛收入有33万元,净收入20多万元。今年还是种了55亩,争取比去年多赚一点。”陈山茂说。

经过40年的发展,保康烟叶产业逐步壮大,烟路、烟水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烟叶种植的科技范儿也越来越足。

在两峪乡麻坪村烟田上空,看不见的“数字管家”正高效运转。两峪乡烟站副站长胡先龙点开手机APP,土壤温湿度、虫情预警等数据实时跳动。

“这是我们去年安装的智慧农业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空气和土壤的温湿度、以及虫情、墒情等情况,实现精准判断、科学避灾、降本增效。”胡先龙说,智慧农业系统不仅能动态监测6大核心指标,更能根据数据链生成“田间处方”,让施肥、灌溉精准到每一寸土地,指导烟农精准进行田间管理。

据了解,两峪乡今年种植烟叶4900亩,前期已完成整地起垄覆膜工作。

胡先龙说,这两天下雨后,烟站积极组织烟农抢墒进行烟苗移栽,预计5月15日前全面完成移栽任务。

三分种,七分管。烟叶生产,重在田间管理。“下一步,我们将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一对一做好巡回指导,重点落实查苗补苗、病虫害防治、抗旱保苗等工作,确保苗齐苗全苗壮,为烟叶优质高产和烟农增收夯实基础。”胡先龙表示。

据保康县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县落实烟叶面积3.4万亩。从4月下旬以来,各地烟农抢抓移栽窗口期开展大田移栽,目前已完成1.9万亩烟苗移栽。

随着移栽收尾,技术专班将开启“地毯式”服务,从查苗补苗到绿色防控,从智能灌溉到机械化采收,每个环节都将嵌入“科技芯片”。

“我们将坚持以田管为中心,实行机关科室包站点、技术人员包村组,强化环节管理,优化技术服务,对栽后烟叶进行精细化管理,为今年烟叶生产打下坚实基础。”保康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党组成员、副经理郝传东表示。

全媒体记者:陈泉霖 向宗涛

通讯员:李峰 付艺伟

编校:相琴

责编:尚娟

审核:姜雪飞

终审:李广儒  李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