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堡镇后湾村以“党建引领、群众自治、共同缔造”为实践路径,成功实现村庄 “面子” 与 “里子” 的华丽蝶变。
河岸绿柳拂堤,庭院白墙黛瓦。在后湾村,30多户农家小院与生态河道隔路相望,形成流动的生态画卷。
“我们以‘齐护一湾清水,共筑和美后湾’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围绕‘一堤一岸’的规划,清淤河道,保障行洪安全,整治乱占河道行为,根治水源污染,同时绿化美化河岸,打造美丽庭院,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让村民有了休闲的好去处。”黄堡镇后湾村党支部书记陈希武说。
政府统一修缮外立面,村民自筹整饬后院,曾经的杂物堆变身花香小院。在家开农家乐的村民孟才青说,随着村里的环境变好,农家乐生意越来越好了。
“现在游客变多了,希望游客们来我家里玩,尝尝我的手艺。”黄堡镇后湾村农家乐店主孟才青说。
村民史加存夫妇主动投资万元改造外墙、搭建廊架。“以前门前都是河水,长着一米多高的草,经过这次改造和绿化,面貌焕然一新。原来硬化过的道路,现在又刷黑,平坦又干净。”史加存高兴地说。
在议事亭内,村民们一起讨论公共事务。这里半年前还是一片烂荒地,如今已成为兼具停车、健身、议事的复合型广场。
“我们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党员大会,还有屋场会,充分征求老百姓意见,把这打造成一个凉亭,便于老百姓晚上休闲。”陈希武介绍说。
后湾村是保康县城水源地,该村150亩猕猴桃基地推行绿色种植技术,生态保护与集体经济实现双赢。循着果香走进村里,由废弃校舍改造的“同庆民宿”尤为亮眼,7间教室被改造成田园主题套房,还配有农产品直播间,通过直播将本地土特产销往全国。
“游客既能体验田园生活,还能购买土特产。闲置资源盘活了,乡愁留住了,钱袋子也鼓了。”黄堡镇后湾村村委委员陈小雨说。
陈希武说,如今村里的环境变好了,农户的庭院也变美了,将加强后续管理,实行建章立制,动员村民共同参与管理好环境卫生。同时,对猕猴桃产业进行精细化管理、提档升级,力争实现猕猴桃种植户与村集体共同增收。
全媒体记者:张照 王满
通讯员:田永新
编校:相琴
责编:尚娟
审核:姜雪飞
终审:李广儒 李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