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保康县黄堡镇韩家湾村的山坡上俯瞰,连片的茶园绿意盎然,猕猴桃藤蔓攀爬成荫……十年前,这里还是山沟沟里的极度贫困村;十年后,村集体经济突破1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翻了三番。这场蝶变的背后,离不开一位“85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倔强与坚守——姜敏,一位曾被村民质疑的“外来媳妇”,用柔肩扛起了乡村振兴的重担,在荒山野岭间书写了一段“小女娃”的奋斗征程。
难中探路
2014年,一通来自韩家湾村的电话改变了姜敏的人生轨迹。彼时,她在城市打工,收入稳定,但老支书一句“村里需要年轻人”的殷切期盼,让她毅然返乡。初入村委会,这个说话轻声细语的“小女娃”并不被看好:“连自行车都不会骑,能干啥?”
质疑声很快被她的韧劲击碎。为统计粮食直补面积,她徒步5天走访166户,脚底磨出血泡仍坚持“一寸虚报都不要”。面对因低保评议被撕公示单、遭推搡受伤的委屈,她抹掉眼泪挺直腰杆:“政策红线决不能退!”
2018年高票当选村支书后,姜敏瞄准了困扰村民多年的缺水难题。听说山洞里可能有活水,她带领村干部翻山越岭找水源。山路崎岖,荆棘丛生,但她没有丝毫退缩,硬是蹚出一条勘探路。找到水源后,又邀请勘测队确定引水方案。引水工程物料运输难,她发动村民肩挑背扛、用骡马驮运。通水那天,全村人欢呼雀跃,78岁的王奶奶掬着一捧清水感慨:“这辈子头回喝上家门口的甜水!”
破局突围

在姜敏的帮助下,张勇承包了老茶园。2020年,茶园营收超8万元。张勇的成功,让村民看到了希望,纷纷加入种茶的行列。村里顺势发展起烟叶、猕猴桃产业,并建立加工厂,形成产业链,带动3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稳定增收。
枝叶关情
来源:襄阳日报
编校:莲花
责编:赵硕
审核:秦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