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促发展 | 干部轻装,群众受益!在保康, “减负明白卡”让基层治理跑出加速度

减负,关乎民生福祉、干部作风,关乎抓落实的能力水平和具体成效。去年以来,保康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夯实、力量下沉、资源激活、数字赋能、三治融合”总体思路,出台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20条措施,聚焦抓基层、打基础,持续补短板、强弱项,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3月20日一大早,城关镇小沟村党支部书记杨祖进吃过早饭,便匆匆赶往村里的樱桃园,为配合录制《花漾春天·春分云游花海间》湖北日报大型全媒体直播活动作准备。

“我现在要赶去配合他们对樱桃基地作一个介绍。”杨祖进说,“我们现在有更多的时间去搞具体的事,对‘五一’黄金周樱桃节的引流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百亩樱桃花迎春绽放,如云似霞,将整个山村装点得如诗如画,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共赴这场春日之约。从赏花经济到果实采摘,再到农家乐、乡村民宿等多元产业的发展,樱桃树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这一片樱桃园是2017年建的,当时这一片地是杂草丛生的荒山,我们经过探索之后,栽了三个品种的樱花,都是本地的,分早中晚三期。目前,我们看到的正盛开的樱花是晚期的,采摘能持续到五月下旬。”杨祖进介绍说。

减负不是减责任、减担当,而是通过理顺权责,推动治理提效。前些年,一枚村委会公章,就让杨祖进很是头疼。

“以前来开证明的很多,像类似无犯罪证明、无精神病史证明,还有假期学生的社会实践证明……许多证明,我们其实没能力‘证明’。”杨祖进无奈地说道。

去年以来,保康县聚焦为村(社区)干部减负增效,印制并发放村(社区)减负明白卡。卡类目录事项清晰可见,基层干部能干什么、该干什么一目了然。

“就拿这个开证明来说,哪些不该我们村一级来开的,一目了然,群众来找了,我们也能跟他们说清白,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负担。”杨祖进说。

按照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要求,对照中央、省、市关于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任务清单,保康县委社会工作部立足职能职责,围绕重点任务,扎实做好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

“一是认真学习,把准政策口径,熟练掌握政策要求。二是履职尽责,推进重点工作。围绕规范村(社区)工作事务、‘滥挂牌’、出具证明、借调社区人员四项重点任务,指导督促清理规范。截至目前,全县276个村(社区)均按照要求对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外部‘一横四竖一标识’规范挂牌,下架各职能部门在村级设立的工作机构、挂牌、上墙制度,列入负面事项清单的35项不再由村级组织出具证明。”保康县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朱昌华表示。

做好减法,更要善做加法。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厘清职责事项,推动资源下沉,完善服务设施,干部的负担减轻了,群众的获得感更足了。

走进城关镇光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就业培训、法律咨询、心理辅导,各类活动排得满满当当。

“我们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把街道辖区内可以调动的资源统筹到一起,做到群众需要什么,就有针对性地提供什么服务。”保康县城关镇光千社区党委书记柴照红说。

社区人口密集、事务繁杂,光是应对各部门的表格填写就让社区干部不堪重负。

保康县城关镇光千社区副主任康洪说,以前填写表格,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现在这张减负明白卡里写得很清楚,取消由社区填报的报表清单有33项,明确了社区填报工作报表指导清单11项,让任务更加明确,社区工作也有了方向。

现在光千社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便民服务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文化综合服务中心等全部整合进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对生育、养老、社保、困难救助等民生服务,推行“一窗办理、集成服务”。

“没想到跑一趟就能把事情都办完,现在到社区来办事,简直太方便了!”城关镇光千社区居民方大珍感叹道。

“不再困在办公室里,有更多的精力扎到群众身边,价值感更实在了。”柴照红说,“理顺权责、简化流程、轻装上阵,我们基层干部身上的包袱轻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足了。”

记者手记

小切口折射大变革。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的实践探索,推动了基层工作的理念重塑、责任重划和机制再造,带来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变革。

变化,体现在干事创业精气神上:减负不减责、松绑不松劲,形式主义少了、真抓实干多了,负担轻了、干劲足了,基层干部尽管依然忙碌,但是内心非常充实。变化,体现在老百姓可感可触中:干部走访变勤了,数字化便捷服务多了,民生实事多了,治理更有温度,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笑容更加灿烂。

变化在不断发生,改进作风为永远在路上……肩负“加快打造一区三地,建设全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县”的职责使命,保康县广大基层干部将以实干为笔、汗水为墨,接续书写更加华美的发展篇章。

全媒体记者:姜雪飞 张九君 

通讯员:梁遗峰

编校:莲花

责编:尚娟

审核:姜雪飞

终审:李广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