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她”力量】用心交朋友,用情解民忧!她,把“问题小区”治理成“幸福家园”

马桥镇寿阳社区党委书记余蕾用女性独特的细腻与坚韧,在基层治理中织就了一张充满温度的“民心网”,并把一个矛盾交织的“问题小区”变成了其乐融融的“幸福家园”。

“住到这里来了,大家都是邻居,共同爱护好小区,天天出来都是好心情。”

春日午后,在马桥镇寿阳社区寺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的议事亭里,社区党委书记余蕾与居民围坐在一起唠家常。寿阳社区是一个聚集了18个村、居住着266名居民的特殊小区。两年前,脏乱差问题突出、矛盾纠纷时有发生。

“原来这里环境乱糟糟的,车辆乱停乱放,自从建了门禁、摩托车棚和议事亭,乘凉、商量事情都有了地方,小区变化很大。”马桥镇寿阳社区寺岭小区居民周家强说。

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心与心开展交流。面对复杂的搬迁群众,余蕾将寺岭小区里的5栋单元楼交由社区干部进行包保管理,并通过“保姆式”服务,引导居民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和以和为贵的处事原则。

“我们挨家挨户走访,白天不在家,我们就晚上去,跟他们在一起拉拉家常、聊聊天,了解他们有没有生活或工作上的困难。在一起时间久了,有了感情,他们也变得信任我们了。”马桥镇寿阳社区党委书记余蕾说。

孤寡老人需要定期探望,青春期孩子需要引导、乱停乱放需要规范……在记事本上,余蕾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位居民的诉求。

一次余蕾上门走访,遇到有一户群众冷言冷语。经过沟通了解,发现这户居民因为孩子厌学导致了家庭矛盾。

“我们专门去学校跟孩子沟通,做工作,回来又与这位父亲沟通。孩子回到家后,慢慢变得听话了,这位父亲非常感动,说你们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的到家中,感觉到是在用真心对待我们,以后再也不乱说了。”余蕾说。

社区居民王丽的手工针织技艺不错,编织的花卉、盆景等作品非常好看。余蕾就请她当老师,并专门成立了巧手惠心工作室。

“我们把在家的居民召集起来,请王丽到社区教大家针织技艺,编好后统一宣传,让花束变成钱,也打发时间了。”余蕾说。

“不仅丰富了业余生活,也能够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锻炼自己动手能力,同时还增加了收入,工作室办得非常好。”马桥镇寿阳社区任贤玲说。

为了把“硬治理”变成“软服务”,余蕾从群众关心的点滴小事抓起。小区没有停车棚,她就第一时间请来民工帮忙建设;张家和李家有了矛盾,她就第一时间上门化解;王叔叔家庭生活存在困难,她就主动出面联系工作。从配套基础设施到化解邻里心结,从点亮妇女创业梦到守护“一老一小”,四年时间,寿阳社区从一个“问题社区”蝶变成了管理有序、乡风文明的“示范社区”。

“作为社区书记,我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一方面用心用情走访群众,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另一方面整合资源,发动多元力量参与共建,通过优化社区环境、完善服务配套、吸引企业参与,推动共同缔造与社区发展深度融合。”余蕾表示。

全媒体记者:秦志鹏 张照

编校:相琴

责编:李运方 都正红

审核:姜雪飞

终审:张良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