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保康加快打造“一区三地”,建设全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县大会召开。县委书记李云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务本务实、真抓实干,加快打造“一区三地”、建设全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县,助力襄阳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县委副书记、县长杜云峰主持会议,县领导徐声军、王杰、胡志芳等出席会议。
会议解读了《中共保康县委、保康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打造“一区三地”、建设全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县的实施方案》《保康县2025年立项争资工作方案》和《保康县2025年招商引资工作方案》,并为17家突出贡献企业颁奖。
李云围绕打造“一区三地”,从“发展大势、竞争态势、自身优势”三个维度进行了全面准确的分析。她指出,要认清形势、明确方向,准确把握保康发展所处的环境。省委、省政府对襄阳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与保康加快打造“一区三地”、建设全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县的工作部署契合度高、关联性强,要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发力点,更好服务和融入全省、全市发展大局,在新一轮区域发展中抢占先机、厚植优势。要多维研判形势、精准应对挑战,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信心,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全市大局作贡献、为保康人民谋幸福。要跳出自我设限的惯性思维,尽快调整思路与方向,全力把自身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心谋定而快动,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李云强调,要保持定力、锚定目标,集中精力打造“一区三地”。打造“一区三地”、建设全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县是事关保康未来发展的“牛鼻子”工程,既要从战略高度去谋划,统筹兼顾、系统推进,又要从战术层面抓落实,久久为功、善作善成,顶层谋划好“一区三地”实施方案。“一区三地”建设《实施方案》充分体现了大员上阵、尽锐出战,全局观念、系统思维,正向激励、反向约束的原则,全县上下要通过建立完善科学务实的机制,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抓“一区三地”建设的强大气场。要加强过程管控,按照工作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工程化、工程责任化、履责考核序位化“五化”管理要求,细化落实“一区三地”实施方案,形成工作闭环。
李云指出,要突出中心、攻坚克难,高质高效落实重点工作任务。要在立项争资上攻坚突破,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者,千方百计争取政策、资金、项目,争取各类试点示范和重大项目,把政策“含金量”转化为发展“生产力”。要在招商引资上攻坚突破,主动适应招商新形势、新要求,突出招商重点、优化招商方式,不折不扣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要在项目建设上攻坚突破,建立要素保障工作专班,实行领导包保,建立定期碰头机制,全力以赴招项目、千方百计争项目、集中精力建项目。要在营商环境上攻坚突破,强化服务质效评价激励,为市场主体提供保姆式服务,让各类经营主体在保康拥有“如鱼得水”的获得感、“如沐春风”的礼遇感、“如鸟归巢”的归属感。
李云要求,要完善机制、强化保障,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工作落实。要完善督办考核机制,精准用好考核“指挥棒”,加强督办、通报,严格考核、奖惩,不折不扣完成绩效指标任务。要完善正向激励机制,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选人用人导向,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工作,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拼搏意识、争先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要完善纪律保障机制,深入开展全县党员干部“严纪律、转作风、提能力、促发展”专项活动,深化以案促改促治,破解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营造正气充盈的良好政治生态。
就如何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杜云峰指出,要提升政治站位,强化推进“一区三地”建设的责任担当。要突出工作重点,大力推进立项争资、招商引资,积极推进达产释能、技改提能、强链聚能,用心用情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筑牢推进“一区三地”建设的关键支撑。要锤炼过硬作风,倡导马上就办、只争朝夕的精神,养成立说立行、雷厉风行的作风,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落实、求实效,凝聚起推进“一区三地”建设的强大合力。
【新闻特写】保康:锚定“一区三地”新目标 奋进“两山”实践新征程
2月8日,保康加快打造“一区三地”,建设全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县大会的召开,如冲锋号角,激励着全县上下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投身到新发展征程中。各地各部门纷纷表示,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务本务实、真抓实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保康实践崭新篇章。
发改局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牵头协调单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引擎”,肩负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使命。
保康县发改局副局长陈昌琴表示,发改部门将深入贯彻会议精神,以高标准编制县域战略规划为基础,明确打造“一区三地”、建设全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县的工作重点与具体路径。在项目建设方面,紧盯上级政策投入导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对接,全力以赴争取政策项目资金,为“一区三地”建设提供坚实的项目支撑与资金保障,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展现作为、贡献力量。
作为鄂西北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县建设牵头单位,县生态环境分局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襄阳市生态环境局保康分局局长邓仁和表示,生态环境部门将不辱使命,主动担当,明确工作目标和路径,牵头抓好鄂西北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和全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县创建工作;敢于担当,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守生态保护红线,排除环境风险隐患,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勇于担当,确保“一区三地”、“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县建设成效,以绿色引领高质量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保康篇章贡献环保力量。
马桥镇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经济主战场和工业主阵地作用,为加快打造“一区三地”,建设“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县提供有力支撑。
马桥镇党委书记韩宗显表示,将扎实推进磷矿资源深加工,加强矿山企业服务,推动磷矿智能化开采与多元化选矿建设,提升磷化工精细化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做强矿业经济。大力发展生态文旅康养产业,全力支持尧治河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动核心景区提档升级,助力在建景区完善设施,做活生态旅游这篇大文章。围绕全县五大产业链,巩固提升种植基地,推动中药材、鲟鱼养殖等特色农业向绿色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突破性发展做大特色农业。
过渡湾镇将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完善配套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让新产业蓬勃发展,老产业焕发新活力。
过渡湾镇党委书记胡佳芳表示,过渡湾镇将紧紧围绕文旅康养产业,以“康养福地——养生养心蜡梅谷、旅游胜地——运动健身梅花寨、生态绿地——美味健康蓝莓湾”为定位,完善配套设施,丰富旅游业态,大力推进茶旅、文旅、康旅融合发展。在项目建设上,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老项目齐抓共管,确保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打造高山烟叶药材、低山茶叶核桃、河边林果蔬菜的产业格局。
龙坪镇将全力建设高山避暑小镇,打造高山文旅康养的特色名片。
龙坪镇党委书记张东林表示,龙坪镇将立足自身独特地理和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全县打造生态文旅康养目的地的目标,精准定位,务实奋进。积极抓好立项争资和招商引资工作,为发展注入新动力;大力发展高山民宿和高山蔬菜“两高”产业,打造特色产业品牌;完善旅游要素配套,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推进“三美乡村”集镇建设和管理,改善城乡面貌。
保康楚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市、县突出贡献企业,将秉承“稳中提质、担当有为”的工作思路,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保康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保康楚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斌表示,楚烽公司将围绕保康县“一区三地”发展目标,秉承“稳中提质、担当有为”的工作思路,坚持向内强化管理、向外开拓市场的原则,加快推进九路寨景区二期项目建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夯实楚烽化工清洁生产质效,力争生产化工产品9.6万吨,开采磷矿石85万吨,实现税费1.8亿元,出口创汇800万美元。
行政审批局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前沿阵地。作为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在打造“一区三地”和建设全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县过程中发挥着服务保障关键作用。
保康县行政审批局局长王飞表示,将围绕服务市场主体、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企业落地等工作,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不断优化审批流程,持续推进政务服务“四减”工作,加快探索线上线下融合,进一步提升便民利企质效。同时,坚持首席审批事务官服务保障重大项目直通车机制,在缩时限、优服务、减要件、降成本上下功夫、加力度,为全县立项争资和招商引资项目开辟要素保障的“绿色通道”,提供一对一服务,助力项目快速落地,为投资者和创业者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持续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全媒体记者:王晓丹 樊世琦
通讯员:冯雪滢
编校:彦舒
责编:尚娟
审核:姜雪飞
终审:张良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