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十一”促销活动临近,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营销短信扰民问题,于2021年10月25日召开行政指导会,规范电商平台短信营销行为。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美团等主要电商平台企业,以及相关基础电信企业和短信息服务企业代表参会。
会议指出,近年来,“双十一”促销期间的营销类垃圾短信投诉呈现集中爆发现象,电商平台的相关投诉占比高达九成,且衍生出大量相关消费金融类垃圾信息投诉。特别是平台“默认”注册用户同意直接发送促销信息,平台商家利用平台规则漏洞发送营销短信等问题较为突出,明显侵害消费者权益。
会议强调,遏制垃圾信息扰民、营造清朗通信环境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实践。各主要电商平台要正视存在的问题,承担起平台生态治理的主体责任,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民法典》《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认真履行依法经营电信业务承诺,强化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安宁权。
会议要求,一是电商平台要立即全面自查自纠零售、金融等相关产品的短信营销行为,不得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请求擅自发送营销短信,完善现有短信营销预案,及时向行业主管部门报告阶段工作进展情况。二是相关基础电信企业和短信息服务企业要立即完善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加强短信端口接入管理,规范短信签名使用,不得接入违规转租资源,不得扩大签名使用范围,通过“回头看”,推动常态化治理。三是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要加强垃圾信息投诉受理、线索转办及监测分析等工作,发挥“风向标”作用,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报告。
会上,相关企业郑重承诺将严格落实垃圾信息治理相关要求,全面自查整改,坚持依法合规经营,优化用户服务,及时总结汇报,确保营销类垃圾短信治理取得实效。
“双十一”在即,
湖北12315发布重要提示!
26日,湖北省市场监管局12315指挥中心发布“双十一”网购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聪明“剁手”、理性网购。
1、网购“剁手”要理性。网购一定要选择经营资质齐全、规模大、信誉度高的购物平台和网店,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或登录陌生网站,要警惕不法分子浑水摸鱼诈骗钱财。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按需购买,不盲目攀比、不冲动消费,事先列好购物清单,将确实需要购买的商品提早放入购物车。
2、直播秒杀勿冲动。不要被主播的煽动性语言和“限时秒杀”等字眼冲昏了头脑,直播间购物要保持冷静,避免冲动消费行为。全面查看并留存直播营销的商品、服务和卖家信息、售后服务信息等,以便出现问题时维权。切勿因贪图便宜而进行私下交易。
3、预售规则要认清。要提前了解清楚今年“双11”预售规则、时间节点的新变化,避免错过支付定金和支付尾款的时间。同时还应了解清楚商家制定的预售规则、满减范围、红包优惠券适用范围、定金退还相关规定等,避免因错误认识造成损失。
4、低价“陷阱”要避开。尽可能多渠道了解商品的质量,多平台进行比价,“先提价后打折”是商家惯用套路,网购要货比三家,要对比同一产品不同时期的价格,不要被虚假折扣所迷惑,谨防商家“明降暗升”、低价劣质、“同图不同货”等问题。
5、保留证据好维权。注意收集和保存购物证据,如聊天记录、购物页面截图、促销活动宣传页面等,一旦出现消费纠纷,及时向商家协商处理,也可向网络交易平台投诉,如不能协商解决,可拨打12315热线或登录“全国12315平台”投诉。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编辑:正红
审发:李广儒 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