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一根网线、一部手机,保康运用网络直播助力农副产品“飞”出山外

保康县围绕“网络覆盖、农村电商、网络扶智、信息服务、网络公益”五大工程建设,构建四通八达的通信网络,助力农产品走出了大山。

一根网线、一块屏幕、一部手机,打通山区农产品“出山路”。官山茶园的生态有机茶进入采摘高峰期,茶农们在青翠葱茏的茶园里忙着采摘春茶。网络主播则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展示茶叶采摘、生产等环节。

保康县是襄阳市唯一的全山区县,这里物产丰富,但多年来一直藏在深山无人知。

2017年,保康实施“网络扶贫行动计划”,保康这片古老的土地开始绽放出全新的光彩。

保康县科经局副局长 屈万华:“我们采取整合通讯资源、兴建基础设施、扩大网络覆盖率,提升通信质量和水平,助力农产品走出大山。”

群众的呼声就是企业的责任和使命。一座座铁塔、一座座基站拔地而起,耸立群峰楼宇,遍布城乡,纵横交错的网络架起大山与外界的桥梁。

截至目前,保康共建设通信基站2115个,架设光缆线路1.2万公里,257个行政村的宽带和4G信号实现全覆盖;935个自然村、8.9万户接通宽带;开通5G基站50个。便捷的通信系统,为线上销售提供了稳定的网络保障。

保康县官山茶园负责人 秦小丽:“第一天开园,第二天成品茶出来,我们就销往了全国各地。现在我们的茶基本上不愁销,都通过在网上下单、网上支付购买,现在我们的茶也出现了紧俏的局面。”

从最美乡村到4A景区,从工厂车间到田间地头,从媒体主播到乡村农民;从栏目直播到现场带货直播……一个个普通民众,化身“网红”,带货直播保康农产品和山水风景,全国亿万网友通过“云上保康”云游保康。

指尖一点,通过网络帮助茶叶、木耳、香菇、水果等农产品走出大山,丰富了城里人的餐桌,也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转型升级。通过连接城乡的这根网线,越来越多的特色农产品“飞”出山村,“飞”入城市,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也不断提升。

保康县官山茶园负责人 秦小丽:“现在网络发达了,现在我们不仅要通过网络把我们的农产品卖出去,我们还要通过网络、通过直播,把外地的游客吸引进来,到我们保康来旅游、来休闲度假。”

如今的保康,“四通一达”物流网络覆盖所有乡镇,邮政速递覆盖所有村,全县快件日吞吐量达15000件。

保康县商务局副局长 杨贵丽:“2019年农产品线上交易额3.01亿元,同比增长34.9%;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保康县农产品线上交易额达到3.8亿元,同比增长30%。”

现在,越来越多的农产品销售人员变为带货主播,特色农产品卖得红红火火。全县在淘宝直播进行创业的“新农人”达5000多人,手机成为“新农具”。

保康县科经局副局长 屈万华:“我们将进一步加快乡村4G深化普及,合理有序推进5G建设,力争实现城乡“同网同速”,不断延伸通信网络覆盖广度,增强与市场的黏性。”

融媒体记者:陈泉霖 付乐

通讯员:葛万勇

编辑:正红

审核:李广儒 李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