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新征程 见到新气象】规划引领、试点带动,保康乡村振兴亮点纷呈

保康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立足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突出规划引领、试点带动,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眼下,城关镇刘家坪村的花卉智能大棚内,一排排精心培育的多肉等花卉植物,摆放整齐,大棚内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村民叶由芳每个月都会抽出固定时间,在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对大棚内的植物进行管理。

城关镇刘家坪村民 叶由芳:“自从大棚建了,我给施工队做饭,做了这几年,一个月两三千块,工人少的时候带着打理一下大棚的草,我钱也挣了,家也照顾了。”

刘家坪花卉蔬菜大棚 2020年建成,总投资330万,建设智能温棚1680平米,冬暖式大棚3000平米。

城关镇刘家坪村村会计 舒宗伟:“建成后主要种植有非洲菊、乒乓菊、多肉植物,还有香椿,大棚建设完成后带动周边20户农户务工增收,人均年增收2万元左右。”

大棚外,工人师傅们正在搬运从外地运来的树苗,准备下田栽种。

湖北保神隆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郭万存:“我们这个公司响应国家产业的号召,从山东进了一批有1000多棵的柿子树,还有樱桃啊,杏子树。”

按照“党建+合作社+产业”的模式,刘家坪村组建了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络农户135户,流转土地350亩,发展桃李果树、有机蔬菜瓜果、花卉等种植产业,2020年产业收入达到500万元。

城关镇刘家坪村村会计 舒宗伟:“大家共同经营,共同享受效益分红,解决农户增收不稳定问题。预计2021年年底,集体收入达到20万左右,人均能增收2万元左右。”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保康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突出“一村一品”产业培植。全县茶叶、中药材、烟叶、蔬菜等特色产业面积达到86.2万亩。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保康还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着力改善村容村貌。

过渡湾镇二堂村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充分发挥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打造出“一村一景、一村一园”的特色新农村。

过渡湾镇二堂村村民 周国银:“现在环境确实好,老百姓都拥护,在这住着感觉很幸福。”

该村在全县率先启动“四员合一”,将“农村保洁、河道巡查、农村公路维护、森林管护”的职能、人员、资金进行整合,按照每300人配备一名生态环境管护员的标准,配齐生态环境管护员7人,划分区域,挂牌上岗,周国银就是其中之一。

过渡湾镇二堂村村民 周国银:“我负责二堂村三组,打扫这一片的卫生,在村里做事,钱也挣了,家也顾了,村里环境卫生也做好了。”

目前,全县以农村环境整治为突破口,11个集镇均建成垃圾压缩站和可再生资源利用中心,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体系基本建成。建成集镇污水处理厂15个、乡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100多处,对集镇污水及村集中居民点污水处理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县累计完成农村户厕改造4.9万户、公厕574座,超额完成“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任务。整合农村保洁、河道巡查、山林管护、道路维护四个方面的职能、资金、人员,在全县建立了准职业化的“农村环境管护员”队伍。2020年整合资金 1914万元,配备专职人员768人。持续开展村庄清洁攻坚行动,打造6条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线,城关及周边线中的陈家河流域按照3A级景区标准开展美丽乡村示范线提升行动,马桥线将打造成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线。

融媒体记者:姜雪飞 郭敏 张九君

编辑:正红

审核:李广儒 李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