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新征程 见到新气象】扬龙头、提品质、拓市场,保康茶叶成为茶农增收致富的源头活水

近年来,保康县利用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优势,大力发展茶叶产业,通过扬龙头、打基础、提品质,实现了扩规模、增效益、助民富的目标。

清明时节茶飘香

随着气温的升高

保康县低山5万多亩茶叶

进入采摘高峰期

全县各地茶农抢抓晴好天气

采摘明前茶供应市场

在茶乡店垭镇

茶农纷纷将自家茶园采摘的茶叶

出售到茶叶加工企业

店垭镇格栏坪村茶农 徐声新:“今天我采了12斤多茶,在这卖是65块钱一斤,我得了832块钱。现在形势好、价钱也好,对我们农民来说还可以。”

像徐声新一样,前来卖茶叶鲜叶的村民排起了长队,等待茶叶加工企业收购。

摊晾、杀青、炒茶……在格栏坪村楚原生茶叶加工厂车间一派忙碌景象。

这几天,保康县万寿茶业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机声隆隆,茶香四溢,工人正在抢抓时机生产名优茶。万寿茶业有限公司,是望粮山村去年招商引资新建的一家现代化茶叶加工企业,建有一条名优茶生产线和一条出口茶生产线,投产后效益很好。

保康县万寿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郭大友:“新厂建起投产以后,从去年7月份到今年已达到一千六七百万,比原来老厂翻了好几倍。”

近年来,保康县把提升茶叶品质和打响品牌作为工作重点,采取招商引资建龙头、争取政策打基础、技术培训提品质等一系列措施,致力打造生态茶园、有机茶园,全县茶叶产业进一步提档升级。

保康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 杨先强:“在硬件建设上,我们去年争取国家政策资金9500多万元。在全县新建了清洁化、标准化茶厂19个,聘请国内有名的茶叶加工专家开展茶叶加工技能培训。在茶叶生产关键环节,我们都到现场“把脉问诊”,对茶叶生产加工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现场指正。”

政策活则产业兴。为发展壮大茶叶产业,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各地发展茶叶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目前,全县注册的茶叶专业合作社100多家、茶叶加工企业68家、茶叶专卖店216家,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叶制作加工厂、茶叶销售专卖店如雨后春笋。

保康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 杨先强:“截至去年年底,全县茶园面积16.7万亩,生产茶叶7150吨,产值达到7个亿;出口茶叶3000多吨,出口创汇达1.5亿元人民币。今年我们计划新建茶园8000亩,改造茶园2000亩,使我县优质茶园再增加1万亩,到今年年底,全县茶园总面积要达到17.5万亩。”

为做大做强保康茶叶品牌,扩大保康绿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保康引进宜昌萧氏茶叶集团,投资成立保茶集团,共同开发和打造保康茶叶品牌。保康茶叶得以借船出海,走出大山闯市场。

保茶集团总经理 陈书宝:“保茶集团是保康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龙头企业,集团考虑在这里投资,主要是这里的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非常好,保康高山茶的品质非常好。”

目前,保茶集团总投资5亿元的厂房一期主体工程已经竣工,机械设备正在安装调试。届时,集全县茶叶产业技术培训、品质检测、精深加工和茶博物馆、茶叶产品展示于一体的茶业龙头将在这里崛起。

保茶集团总经理 陈书宝:“5年后将达到每年10亿产值。我们主要依托保康茶产业联合会,注册3个国家地理商标,有保康红、保康毛尖、保康炒青,用这3个公用品牌把保康茶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茶农致富。”

截至目前,保茶集团已网络和辐射全县生态茶园基地3万亩,抱团全县20多家茶业企业,其中,6家茶业企业被保茶集团授牌成为优质原料供应基地。全县1.1万户群众依靠发展茶叶产业增收致富。

融媒体记者:陈泉霖 付乐

见习记者:李婧璇

编辑:正红

审核:李广儒 李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