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中国旅游日”襄阳分会场暨尧治河秘境研学行活动开幕当天,来自全市各地的非遗、农特、文创等3000多种特色旅游商品集中亮相尧治河,为游客带来一场丰富的文旅体验。
走进旅游商品展销会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浓浓的荆楚风情扑面而来。现场设置了非遗手作区、生态农产区、文创设计区等多个特色展区,从精美的非遗产品到散发山野清香的有机绿茶,各种饱含荆楚文化基因的商品琳琅满目,吸引众多游客争相购买。
“听说这儿卖的有保康本地毛尖,我特地过来看看,品尝了一下,味道很香,口感也还好。”外地游客宋德华说。
保康22个展位共展出2000多种产品,11个乡镇分别设立展位,将各自的特色农产品、非遗产品一一陈列。
“我是从房县来的,看到保康这边农副产品很多,质量都比较好,我买了点足浴包和金银花。”外地游客罗元琛说。
展销会现场,保康县荆蛮绣活第六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宋万香正忙着介绍保康的荆蛮绣活:“荆蛮绣活属于楚绣,所有的产品都是纯手工一针一线制作的。绣的有鸳鸯,有枯枝梅、喜鹊登梅、藕花、牡丹花等寓意美好的图案。”
保康的“荆蛮绣活”是市级、县级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属于传统纯手工刺绣,产品包括绣鞋垫、绣枕巾、绣手绢等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古朴素雅,继承了楚人装饰特点和文化审美连续性。
“‘荆蛮绣活’主要以流传于蛮河流域而得名。从美术图形看,依然保留着楚人最早的几何装饰物,花草、兽鸟等,寄托了古楚人的思想情感,许多图案与出土楚文化文物图案有惊人的相似。”保康县文化馆副馆长黄荣介绍说。
展销会上,保康各大景区也展示了特色旅游项目和精美文创产品。
“我们五道峡的荆山石玉产自荆山山脉,石料都是纯天然形成的,再人工加工成文创产品,有十二生肖挂件、玉镯等等。”五道峡旅游景区营运经理彭长荣说。
近年来,保康深入挖掘本地丰富的非遗资源,鼓励非遗传承人创新产品设计,将现代元素与传统技艺相结合,开发出更符合当代人审美和生活需求的文创产品。
“我们通过对保康县11个乡镇的非遗项目、文旅产品进行展示,让游客和市民近距离感受保康非遗的魅力,提升大众对非遗的认知与保护意识。通过现场展销,将非遗技艺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促进非遗产品的市场化转化,带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同时也丰富了本地文旅产品的内涵和多样性。”保康县文化馆馆长刘依说。
(保康县融媒体中心出品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媒体记者:向宗涛 余夕雯
通讯员:刘依
编校:彦舒
责编:赵硕
审核:秦志鹏
终审:李广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