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科技融合为2025年全国两会报道增添新活力。
一件源自两千多年前的楚国文物,在2025年“重生”了,还成为全国两会的“特约记者”?没错!湖北广播电视台与高校团队合作,共同打造了AI数智人“楚音”,它与记者们并肩作战,圆满完成了全国两会的报道任务,这也是AI数智人“楚音”首次亮相全国两会报道现场。
AI数智人“楚音”是以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虎座鸟架鼓”为原型,依托国产大模型DeepSeek实现“秒级响应”,它以“特约记者”身份走进人民大会堂;深入湖北代表团驻地,与“大咖”代表们展开对话,展现了荆楚文化在数字时代的崭新魅力。此外,“楚音”还参加了湖北代表团媒体开放日活动,以其独特的身份和视角,为两会报道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相关报道:《楚音上两会① | 坐着高铁去北京,AI“楚音”上两会啦!》《楚音上两会②丨有分身的我首次来到人民大会堂》《楚音上两会③丨湖北开放日,看飞速发展的湖北!》
央媒外媒齐报道 “楚音”成为文化出海新名片
“楚音上两会”系列报道发布后引发热烈关注,多家国内外主流媒体转载报道。截至3月11日上午,相关微博话题#AI数智人楚音接入deepseek上两会#阅读量超50万,全网传播量突破500万。
人民网在《两会特别报道:中国“脊梁” 风景独好》报道中提到:全国两会上,以湖北“顶流”文物虎座鸟架鼓为原型的AI数字人“楚音”参加湖北代表团媒体开放日活动。这位被科技唤醒的楚国“大明星”,在这个绿意盎然的春天“走红”了!
两会期间,湖北广播电视台联动200余家境外媒体及长江沿线13省份国际传播平台,推出《发现湖北 读懂中国》《驻华大使看湖北》等专栏,覆盖全球超5000万人次。其中,巴通社关注湖北科技文化融合,着重介绍了湖北首个基于DeepSeek模型驱动呈现的文物IP“楚音”。湖北文物IP数字人“楚音”凭借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创新形象,被200多家境外媒体转发,成为中国文化出海的亮眼名片。
今年两会 传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楚音”被网友点赞
“楚音”的形象脱胎于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虎座鸟架鼓”,其设计团队巧妙提取文物中“凤鸟”的灵动造型,以楚国漆器经典的黑红黄三色为主基调,服装纹样复刻鼓面漆画图案。在科技的赋能下,古老的文物得以“活”起来、“动”起来。
不少网友直呼“楚音好可爱”,IP地址显示在加拿大的网友更感慨:“中国文化的浪漫,不管多少年依然是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