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交替时节,气温变化频繁,不少疾病传播的风险增加。
春季来临,学生开学,病毒性感冒、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腹泻等传染病在学生中容易传播。“各位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发现孩子有发热、头痛,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就医。”保康县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王时勉叮嘱道。
医生提醒,早春时节,需高度重视这一时期孩子的健康管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疾病传播,确保孩子以健康的身体状态开启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
“预防传染病,要做到勤洗手、勤通风、勤清洁,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及时接种疫苗,坚持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王医生说。
为了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
小编为大家
贴心整理了一份传染病预防指南
快来一起看看吧!
开学季高发传染病有哪些?
流行性感冒:
流感症状比普通感冒更严重,起病急,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手足口病:
常见于低龄儿童,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和皮疹。
疱疹性咽峡炎:
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伴有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传播途径和手足口一样,都是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
腮腺炎:
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水痘:
症状包括发热和全身性皮疹,传染性强。
诺如病毒感染:
引发呕吐、腹泻,易在集体环境中传播。
如何预防传染病?
做好个人防护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动水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饭前便后、外出归来等情况下。
戴口罩:在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建议佩戴口罩。
保持社交距离: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
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避免用手直接接触。
保持环境卫生
勤通风:宿舍、教室等场所每天至少通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勤消毒:对门把手、桌面、键盘等经常接触的物品表面进行定期消毒。
保持清洁:及时清理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增强自身免疫力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蛋白质摄入。
适量运动:每天进行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接种疫苗:及时接种流感疫苗、麻疹疫苗等,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及时就医
1. 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活动史和接触史。
2. 积极配合学校做好传染病报告和隔离工作,防止疫情扩散。
全媒体记者:陈梦鸽 鲁李友琦
编校:正红
责编:尚娟
审核:姜雪飞
终审:李广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