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开门红”丨技术“导航”,确保 “菜香”!保康建好“菜园子”拎稳“菜篮子”

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新春之际,保康县各地蔬菜种植大户抢抓农时,加紧进行蔬菜瓜果育苗、管护,为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人勤春早的忙碌景象。

2月7日,农历正月初十。户外春寒料峭,寺坪镇庹家坪村蔬菜种植基地大棚内却暖意融融。菜农们正忙着给蔬菜秧苗浇水、施肥,全力备战春耕春种。

“摸芽一定要选择晴天的上午,上午温度高,太阳一晒,伤口就愈合了,再打一遍预防病的药就行了,阴天和下雨天不能操作。”

蔬菜大棚里,绿油油的南瓜、西红柿秧苗长势良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综合股股长孙国军一边观察秧苗的长势,一边指导菜农做好春季蔬菜管护工作,保障蔬菜增产增收,为百姓“菜篮子”保驾护航。

“我们种的有黄瓜、南瓜、茄子、西红柿、西瓜等十七八个品种,长期供应保康各个超市和菜市场。”保康县金禾园蔬菜专业合作社技术员侯世莲说。

“苗好七分收”。春节假期,合作社争分夺秒培育辣椒苗、黄瓜苗等蔬菜苗,以满足农户用苗需求。

育苗大棚里,一盘盘辣椒苗、茄子苗、黄瓜苗、西红柿苗整齐排列、生机勃勃。侯世莲介绍,合作社年产白菜、西红柿、黄瓜、辣椒等蔬菜品种秧苗180多万株。

“要利用晴好天气准备好大棚移栽待播地,在移栽之前所有的种苗进行一遍药剂防治,喷好叶面肥。露地蔬菜种苗要确保温度、光照合适,保证种苗的存活率。”孙国军仔细为菜农讲解技术要点,帮助菜农提高育苗质量。

据侯世莲介绍,目前,合作社蔬菜年产量达到180万斤,产值120万元左右,“长期务工的有9个人,旺季的时候有20多个,工资开支一年在20万元左右。

“我们一年四季都在基地做活,下秧、摘菜、除草,一年能挣个一两万块钱。”寺坪镇庹家坪村二组村民龚成会说。

目前,当地农技部门积极引导菜农合理布局蔬菜品种,大力推广集约化育苗、设施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为蔬菜提质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全媒体记者:陈泉霖 张照

编校:相琴

责编:赵硕

审核:秦志鹏

终审:李广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