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直定点帮扶在一线 | 心贴心关爱,实打实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他们从未停歇……

武汉理工大学驻保康县后坪镇九池村工作队紧紧围绕民生实事、产业发展、文化培育等方面,积极发挥学校资源优势,用实际行动助力九池村产业增效、村民增收。

“快过年了,来看望下你们,希望你们过个幸福年……”临近年关,驻村工作队一行走进困难群众家中,送去大米和食用油等慰问物资,并送上新年的祝福。

自2015年开展驻村工作以来,武汉理工大学驻村工作队以基础设施升级、产业提档、文化教育提升为目标,扎根九池村十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第一次来九池村的时候,该村村道狭窄,仅容一车经过,驻村工作队积极筹集资金扩修道路。如今,村道平坦宽敞,车辆畅行无忧。

“他们直接投资60万元,争取政策资金162万元,完成了2.3公里入村道路建设,将原来的3.5米扩建为5.5米,为村里老百姓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保康县后坪镇九池村党支部书记韩正梅说。

驻村工作,产业帮扶是关键。经过实地考察,驻村工作队利用九池村坡地进行牡丹种植,并每年邀请技术专家到牡丹园指导科学种植、病虫害防治以及产品深加工等技术。目前,该村牡丹种植面积约300亩。

“2018年,我们引进科技公司对牡丹园进行深入开发,该合作项目多次获得襄阳市、保康县科学技术进步奖,以及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等多个奖项。目前,产能在每年5万株。”武汉理工大学驻九池村工作队队员颜来世介绍说。

从2021年开始,驻村工作队累计投入15万元,改造老茶园60亩,新建茶园30亩。

“在茶园里,我们套种土豆,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万元,同时带动7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武汉理工大学驻九池村工作队队员胡晓平说。

为解决土豆等农副产品附加值不高的问题,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行业企业、挖掘校友资源,先后邀请多家公司来村调研考察,共投资89万元建成农产品初加工厂。该加工厂占地450平方米,设有专门的加工间、冷库和储藏室。

“明年,我们将引进先进土豆加工设备,着手市场化推广等方面工作,争取实现九池村农副产品品牌化发展。”武汉理工大学驻九池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夏伟说。

驻村工作队还利用学校食堂帮销农副产品,2024年帮助九池村销售茶叶5万多元、农副产品16.27万元,学校工会通过“百万爱心”采购农副产品123.2万元,后勤集团采购农副产品10万元,当年共计帮销采购农副产品154.47万元。


在后坪镇中心学校的图书室内,一排排书架整齐排列,摆满了各类书籍,这些书籍均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的捐赠。除了捐赠图书,驻村工作队还依托科教资源优势,每年与后坪镇中心学校开展教学交流活动,连续3年发放助学助教金。

“每年发放2万元,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和优秀的教师。同时,每一年暑期,派遣社会实践队员30多人到后坪镇中心学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近几年,累计服务的学生达到了1900余人次,向后坪镇中心学校捐赠的图书也达到了6000余册。”胡晓平说。


驻村以来,工作队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00多万元,采购和帮销农副产品1250多万元,扩修入村道路2.3公里,新建农副产品加工厂1个,修缮加固桥梁2座,改扩建茶园90亩,发放奖学金10万多元,为全村500多人每人补贴150元缴纳医保。

“下一步,我们计划刷黑入村道路2.3公里,继续加强茶叶、香菇、木耳等农副产品采购和帮销力度,激发内生动力,助农增收。”夏伟表示。

全媒体记者:向宗涛 余夕雯

见习记者:张运慧

实习生:梅煜琪

编校:丽丽

责编:尚娟

审核:姜雪飞

终审:张良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