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奋斗有我】“田把式”变身“土专家”!保康122名新农人获评专业技术职称

日前,保康县农民技术职称评审组深入田间地头、乡村农业合作社,启动农民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

柳发明是寺坪镇庹家坪村天池坡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在黄牛养殖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养殖技术与管理经验,在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推动当地黄牛养殖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评审组深入养殖基地,对黄牛的养殖环境、饲料配比、疫病防控体系等进行了详细勘查与评估,通过多维度、全方位的综合考量,严谨公正地评判其是否具备农民助理农艺师职称所要求的专业素养与实践水平。

“对农民技术职称的评审,要求他有一定的种养殖经验,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技术能力才是关键点。主要要求他有三年以上的种养殖经历,然后,我们再来实地查看种养殖的规模,在养殖现场,我们问答式地考察他种养殖的技术实际操作能力。”保康县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兽医师胡家昌说。

评审组还为柳发明送来了此前已评审通过的家畜繁殖员职业资格证书,对他在养殖领域专业能力与辛勤付出表示认可,激励他继续深耕细作,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力量。

“我们想利用获得的技术、得到的认可,发掘更多的资源,力争在明年、后年两年之内养殖达到一千头;修建一个场地在外面发展订单农业;有部分社员的农场不太过关,我们要把它重新改建,改成标准的现代智慧农业,为大形势下的订单农业做准备。”柳发明表示。

农民技术职称评审面向全县,坚持重能力、重业绩、重效益、重贡献的原则,打破传统评职称“学历、论文、资历”限制,将申报人员的工作实绩、技术水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经济社会效益作为主要评价依据。

“这次农民技术职称评审,分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农业机械、农业工程、农业经营管理六个专业,全县有120多名农民技术人员报名,我们会同县农业农村局、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开展农民技术职称评审,主要考察评职称的农民能否在农村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保康县人事考试院院长张维明说。

双公示后,122名农业技术人员得到“官方认证”,取得初级农民技术职称。今后,他们将被优先安排为科技示范主体,享受国家给予的良种、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具及资金等多个方面的扶持。

“评审是手段,用好乡土人才是最终目的。我们将继续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厚植人才成长沃土,发挥好农民职称评审工作的激励作用,着力打造引领型、开放式、多元化、可持续的“三农”人才队伍,为广大涉农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更好环境。”张维明表示。

全媒体记者:鲁李友琦

见习记者:袁琪

通讯员:吕莉莉 周香炳

编校:丽丽

责编:尚娟

审核:姜雪飞

终审:李广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