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天
她俩带着一部手机
驾驶一辆面包车
穿梭农户家收购土特产
用视频记录当地风土人情
晚上
在手机上开通直播间
把从农户家中收来的优质山货
卖向全国各地
拿起“新农具” 干上“新农活”
连日来
保康这对“妯娌俩”新农人火爆“出圈”
她们的身影
在中央省市各大主流媒体频频亮相
12月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刊播《我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积极进展》新闻中,采用保康县融媒体中心上报的“妯娌俩”直播画面。
(滑动查看更多详细内容↓↓↓)
妯娌俩直播带货销售农产品400万元
白天,她俩带着一部手机,驾驶一辆面包车,常年穿梭在乡间小道,挨家挨户收购土特产,用视频记录当地风土人情;晚上,在手机上开通直播间,把从农户家中收来的优质山货卖向全国。
“伯伯,家里还有什么土特产吗?”“土特产没得,现在还有些鸡蛋。”近日,两名中年妇女走进农户家中,收购农产品。她们是保康有名的直播带货网红,长相富态的叫陈锡莲,是弟媳;体瘦柔弱的是嫂子,叫崔洁,她俩是周氏家族的亲妯娌。
为了让更多保康特产“飞”出大山,只要不下雨,妯娌俩几乎每天都奔波在茫茫大山中。
在另一名年轻人宋江伟的邀约下,三人在原有抖音号“乡村妯娌俩”的基础上,注册“荆楚甄选”抖音号,成立文化传媒公司。从此,她们直播带货领域便干得风生水起。
“我的性格比较开朗,主要负责直播带货这一块。”陈锡莲说。崔洁则比较擅长拍摄、剪辑。“虽然有时候也有分歧,也会争吵,但是大家都不计较,所以一直能合作到现在。”崔洁说。
直播带货,最讲究质量和信誉。为了确保用最好的产品质量赢得客户信任,她们对收上来的每一件产品都会精细筛选、去杂、归类,然后才上架销售。每天晚上9点,妯娌俩都会准时出现在抖音直播间,向网友推介保康的山货。陈锡莲告诉笔者,在“荆楚甄选”直播间里,保康的熏腊肉和老百姓晒制的干货都很有市场。“虽然这条路很难,但只要能够帮到乡亲们,我觉得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陈锡莲表示。
直播带货三年多来,“妯娌俩”走遍了全县所有乡村,累计销售农产品400多万元,保康山货也因此卖到了广东、上海、西藏等地。
(选自 湖北日报客户端保康频道 作者 艾德雄 龚俊 郝一凡)
12月12日,湖北综合频道刊播《保康:直播带货“妯娌俩” 400万山货卖全国》。
12月12日,《襄阳日报》刊发《拿起“新农具” 干上“新农活” 妯娌俩三年卖出四百万元农产品》。

(滑动查看更多详细内容↓↓↓)
拿起“新农具” 干上“新农活”
妯娌俩三年卖出四百万元农产品
白天,她俩带着手机,驾驶一辆面包车,穿梭在乡间小道上,挨家挨户收购土特产,用视频记录当地风土人情、乡村美景;晚上,她俩直播带货,把从农户那里收来的优质山货卖向全国各地……
这两个人就是保康有名的直播带货网红,长相富态的叫陈锡莲,体瘦柔弱的叫崔洁,是妯娌。
12月10日,直播间又缺货了,陈锡莲开着面包车带上崔洁,穿行在七弯八拐的崎岖山路上。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二人终于采购到了第一单山货。
“疫情期间,我跟嫂子在家憋坏了,就跑到家后面去挖野菜,没想到制作出来的视频挺受大家欢迎,遂走上了直播带货之路。”陈锡莲回忆道。
后来,二人和另一位年轻人宋江伟在抖音号“乡村妯娌俩”的基础上,注册“荆楚甄选”抖音号,成立文化传媒公司,把直播带货干得风生水起。
“我性格比较开朗,主要负责直播带货。”陈锡莲说,崔洁比较擅长拍摄、剪辑。
直播带货,讲究质量和信誉。为了赢得客户信任,不断提升保康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二人对收上来的产品精心筛选、去杂、归类后才上架销售。
线下购买,线上销售。每天晚上9点,二人准时出现在抖音直播间,向网友推介保康土特产。陈锡莲告诉记者,在“荆楚甄选”直播间,保康熏腊肉和老百姓晒制的干竹笋、辣子皮等产品很受欢迎。
直播带货三年多来,二人跑遍了全县所有乡村,累计销售农产品400多万元。
“我今年泡了200多斤酸辣椒,都卖给她们了。”过渡湾镇二堂村村民王光秀说。
“屋里晒的干豇豆和鸡蛋都卖给她们了,她们给的价格也合适。”过渡湾镇茶庵村村民余德元说。
拿起“新农具”,干上“新农活”。通过不懈努力,“荆楚甄选”抖音号最高浏览量达70多万人次,助力保康土特产销售到广东、上海、西藏等地。
“她们创业非常不容易,白手起家。我们将给予大力支持,支持她们把事业做大做强。”过渡湾镇二堂村党支部书记周朝宪说。
“虽然这条路很难,但只要能帮到乡亲们,付出再多也值得。”陈锡莲说。

据了解,“妯娌俩”于2022年5月成立文化传媒公司,启动“荆楚甄选”抖音号开始直播。她们团队在全县乡村农户家收购农特产品,每天晚上9点,妯娌俩都会准时出现在抖音直播间,向网友推介保康的山货,并以“产品质量高、销售信誉好”赢得众多客户青睐。
拿起“新农具”,干上“新农活”。保康“妯娌俩”直播带货是全县电商产业发展一个缩影。近年来,保康县出台各项扶持政策,助推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电商模式不断创新。目前,保康已发展直播电商企业35家,开展电商增值培训班5期,培训人数达560名,转化率达60%。据统计,截止12月中旬,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6.5亿元,一大批保康特色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全媒体记者:张玮
编校:莲花
责编:赵硕
审核:秦志鹏
终审:张良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