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宛如点点星光,在民俗文化和非遗文化传承与探索的道路上默默奉献着。他们就是保康县店垭畅想艺术团。
“论打连盖谁不会,就是活路有点累,一时上来一时下,一时进来一时退......”
近日,在保康县店垭镇格兰坪村茶艺广场,店垭畅想艺术团演员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最新推出的春节节目《打连盖》。
“目前春节活动准备了两个节目,一个是民俗《打连盖》,展示农民劳作过程,体现了农民丰收的喜悦心情。第二个是《对面油菜坡》,展现我们地方民俗,是根据民间小调改编而成的。《打连盖》目前已经排练两遍,音乐正在制作中。《对面油菜坡》基本成熟,音乐还需要提档升级。”保康县店垭畅想艺术团团长邹贵昌介绍道。
店垭畅想艺术团创建于2003年,于2019年在店垭镇格栏坪村建立了集培训、展示、表演、传承等功能于一体的民俗文化工作室,致力传承发展当地传统民俗文化。目前,已发展演职人员50多人,开展沮水呜音、地方花鼓、民间乐器、地方山歌、采莲船等培训达5000人次,地方非遗民俗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
城关镇三溪沟村村民王安琼从小热爱唱歌,通过应聘,成为店垭畅想艺术团的一名演员。在将爱好变成事业的同时,也肩负起传播民俗文化的使命。
“我觉得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血脉,我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把咱们中华民族的血脉传播到千家万户。”保康县店垭畅想艺术团副团长王安琼说。
店垭畅想艺术团不仅致力于民俗文化表演,还担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演员们总是精心琢磨研究,在挖掘整理独臂皮影时,求名师、写好词、演精品,把非遗文化创新演变为观众喜闻乐见的经典故事,展现出非遗文化的魅力。
“我们把非遗传承结合创新发展,让古老的文化与新时代接轨,编排了节目来宣传自己的家乡。在挖掘整理方面,通过创作新时代的作品,让年轻人看得懂、听得懂。”邹贵昌表示。
面对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非遗文化正面临失传的困境。身为店垭镇民间皮影艺人、保康独臂皮影第六代传承人的邹贵昌,组建了6人的独臂皮影团队。两年来,先后开展非遗民俗文化培训12次,培养皮影戏表演艺人20多人,让更多的人得以亲近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
“面临皮影非遗会失传的境遇,我们有责任把它们继续发掘出来,发扬光大,传给千家万户,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皮影戏的快乐。”保康县店垭畅想艺术团独臂皮影戏团队副队长秦大洲说。
探索之路,永无止境。店垭畅想艺术团将用热情、汗水和智慧,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以后我们还要深入挖掘地方民俗文化,对节目进行提档升级,将民俗文化节目打造成精品。要把民俗文化融入家乡,用民俗文化节目来宣传家乡,宣传乡村振兴,宣传农村新面貌,把党的政策和温暖送到千家万户。”邹贵昌表示。
全媒体记者:杨韬 余夕雯
通讯员:秦明彬
编校:彦舒
责编:尚娟
审核:姜雪飞
终审:李广儒 李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