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会精神在基层】党建引领促“蜕变” 小区旧貌换新颜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天我们来看

保康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一号工程”

让基层治理真正回归

服务群众、服务人民的本源

保康福康城小区2012年交付使用,总面积14098平方米,584户,长期居住1600多人。过去,住户多、管理服务不健全、居民诉求不畅通等问题突出,成了小区居民最头疼的事。

福康城居民 邹宗彩:到这里来了以后,停车比较难,保洁一般。

福康城居民 袁显忠:特别是这里以前乱停乱放,行人无路可走,商店都无法正常营业。

今年,福康城小区充分发挥党员在小区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成立了景观路第一“双报到”党支部,将小区在职党员全部纳入党支部管理。

福康城居民 袁显忠:党员“双报到”下沉以后,小区业主们反映的一些热点问题,通过党员们督导,办得还比较可以了。

为更好地开展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河西社区在福康城设立试点,构建了以党建引领、三方融合、三方共治、智能支撑、文明和谐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保康县福康城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经理 张勇:目前,我们小区通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双报到”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联合在一起调研,收集小区住户的各项诉求,然后以“三张清单”的方式,逐一解决住户们比较关心的房屋紧急维修、停车难等各项问题。

福康城小区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在业主群内广泛征求群众需求,整理群众的需求清单。在党支部群内,根据各“双报到”党员的职业、兴趣等特长,广泛挖掘资源清单。通过将需求清单和资源清单对接后,确定了服务清单,由小区党员进行认领,然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福康城小区“双报到”党员 王珍:我是妇幼保健院的,上次我们组织了一期心肺复苏、疫情防控知识宣讲和培训,还有现场的示教,很多群众参与心肺复苏急救演练。能为小区做点事让我们很有获得感。

福康城小区鼓励党员担任单元长、楼栋长,带头参与小区事务,通过党员示范,激发小区居民参与小区管理热情,初步构建了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三方共治”的方式,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福康城居民 邹宗彩:现在这里的环境变美了,停车也有序了,居民素质也蛮高,在这里住得比较温馨、舒适。

福康城居民 袁显忠:现在基本上理顺多了,环境卫生、绿化搞得都比以前规范些,小区要比以前有很大变化,很温馨。

居住条件的改善,承载着老百姓最朴实的期待与梦想,关系人民安居乐业。在方正印务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小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选取居民最迫切、最需要改造的问题入手,分类施策、精准改造,做好惠民实事。

保康县住建局副局长 丁惠林:我们通过社区和业主代表在一起,征求大家意见,需要改造哪些科目,在一起共同商量,然后进行改造。

改造是基础,长效监管才是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关键。让外贸小区居民没想到的是,以前无物业、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的“三无”院落,现如今不仅配备了各项智能化的设施设备,还有更加人性化的服务管理。

保康县商务局办公室主任 裴传敏:我们针对外贸小区有3名以上党员的实际,组织成立了外贸小区党小组,发挥小区党小组的先锋作用,动员和组织居民群众参与小区治理。

如今,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已全面推开,保康初步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

融媒体记者:秦志鹏 吕莉莉

责任编辑:相琴

审核:李广儒  李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