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保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驻马良镇赵家村扶贫干部李明波扎根深山,把满腔热情奉献给山村的每一寸土地,他以村为家,心怀群众,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扶贫干部的情怀和担当。
我叫李明波,是保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驻马良镇赵家山村扶贫干部。自2019年8月驻村以来,我始终牢记扶贫工作使命,全力协助村支“两委”抓好易地搬迁、安全饮水、产业发展和村内各项日常工作,以服务群众的初心努力干好精准扶贫各项工作。
早上七点多,洗漱完毕的李明波便开始下楼打扫卫生。趁着村委会上班之前把办公室收拾干净,是李明波驻村以来养成的习惯。
吃完早饭,李明波和村干部一起来到村头的一片菜地,商量征地补偿事宜。按照计划,这块土地将用来开发乡村旅游项目,但在补偿问题上还未与农户达成一致。
实地查看后,李明波决定再去农户家中做做工作,争取尽快谈妥补偿问题。
还未商量好下午的入户时间,李明波便接到电话,村民孙作梅家的水管破损导致停水,老人在家急得直哭。
赶到孙作梅家中时,赵家山村党支部书记赵祥华已带着工具先行把破损的水管零件拆卸下来,二人研究一番发现,是阀门破损导致停水。李明波安抚好老人,又帮她暂时接上水管,并答应回头到镇上帮她再买一个新的阀门换上,老人这才放心地打开了话匣子。
虽然驻村时间不长,但在村民心里,李明波却是个十足的热心肠,谁家有事要去镇上,只要他有空便会开车送一程,邻里之间有了矛盾,他也耐得烦一遍遍去调解,直到双方都满意为止。他既是群众的贴心人,更是村干部的好帮手。
马良镇赵家山村党支部书记赵祥华:“李主任来到我们村后,能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五天四夜”坚持在村里住,特别是跟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非常接地气,不管是男女老少,大小事情都愿意跟李主任汇报。我们村支“两委”对李主任在赵家山驻队感到非常高兴,有这样的驻村干部,我们一定能够把工作搞好。”
2017年,为破解喀斯特地貌地区安全饮水难题,保康在赵家山村开始打井取水,并配套建设赵家山水厂,当地群众实现了从喝水难到有水喝再到喝好水的巨大变化。
有了水,不仅群众生活有了保障,发展产业也有了底气。赵家山村四组村民杨培林是水厂的管理员,虽不是专业人员,但说起水厂的各个运行环节,他轻车熟路。
水厂的对面,就是杨培林的烟叶烤房,见李明波来了,他热情地说起了烟叶的收成。今年,杨培林发展烟叶100亩,产量达到1.3万公斤,预计收入50万元,他还带动周边20余户村民在此务工,人均收入1万余元。
眼下正值烟叶收购时节,李明波又转道去了赵家山村三组村民胡文良家。胡文良是李明波的包保户,妻子和儿子在外务工,他一人在家种植了6亩烟叶,产量在1000斤左右,加上烟叶补贴和养猪的收益,今年全家总收入预计能达到10万元左右。李明波一边帮胡文良算着收入账,一边叮嘱他抓紧时间分拣烟叶,争取卖个好价钱。
从胡文良家回村委会的路上,下起了小雨,李明波偶遇一对正在运送玉米的夫妻,眼看雨势渐大,李明波赶紧上前帮忙搬运。
79岁的王述垠是安置点的独居老人,最近天气转凉,李明波担心她血压不稳。一回到村委会,他马上带着村医来到老人家中,为她测量血压,叮嘱她按时服药。
如今,赵家山村家家有水吃,户户有收入,群众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在李明波看来,村里的发展靠的是全村干部群众的勤劳奋斗,自己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但他依然坚信,干好精准扶贫的“大事”是本职,解决举手之劳的“小事”更是责任,只要驻村一天,就要为群众干一份实事,为村里的发展出一份力量。
融媒体记者:杨韬 赵硕 旷微
编辑:正红
审核:李广儒 李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