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实战实练!这场防汛抢险应急救援综合演练亮出“硬实力”

5月10日,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引江补汉工程(保康段)2024年防汛抢险应急救援综合实战演练在位于后坪镇蜡烛山村的引江补汉工程5标10号竖井建设工地举行。县政协主席、县引江补汉工程建设协调指挥部指挥长王杰出席演练活动。

演练内容模拟10日上午,引江补汉工程土建施工及金结机电安装5标项目经理部10号竖井所在地后坪镇蜡烛山村王家沟持续暴雨,导流渠水位高程已超过二十年一遇水位,并且暴雨还在持续,因杂物堵塞漫水桥进出10号作业平台临时道路已被水淹没,导流渠进水口出现杂物缓慢堵塞的情况,导流渠进水口位置的水即将漫过导流渠直接冲向作业区、生活区、35KV变电站,防汛抢险救灾刻不容缓。

指挥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防洪指挥、抢险救援、技术保障、综合保障、医疗救护、善后处置、警戒保卫等7个工作组迅速集结完毕,投入防汛救援任务。演练过程中,各处置小组分工明确、任务清晰,处置过程紧张有序、措施得当,参演人员反映迅速、配合默契,圆满完成了各项应急处置任务。

县领导曹正琦参加演练并讲话。他指出,此次演练有效检验了全体人员对突发安全险情的反映速度、快速处置和组织调度能力,切实达到了以演促训、以练应战的预期效果。希望各参建单位要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的安全管理理念,全面总结演练经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强化应急救援准备,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完善应急救援体系,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等不起、坐不住”的紧迫感,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要聚焦避灾抢险,以更实举措防范应对自然灾害,问题早发现、隐患早排查,抓实抓细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形成众志成城、决战决胜的良好态势,稳步推动引江补汉工程建设。

新闻特写: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

5月份以来全省进入汛期,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灾害,5月10日上午,引江补汉5标项目开展防汛抢险应急救援综合实战演练,进一步提升施工人员隧情快速反应能力和抢险救援能力。

“导流渠水位超过20年一遇,由于进水口堵塞,水位不断上升,即将漫过挡水墙,冲向竖井平台,漫水桥临时便道已被水淹没,情况紧急,我已启动项目应急预案,请指示!”

“收到,加强线路巡视,密切关注。”

640?wx_fmt=jpe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

持续暴雨导致引江补汉5标10号竖井流渠水位超高,已超过二十年一遇水位。现场导流渠进水口因淤泥逐渐堵塞,进出10号井作业平台临时道路已被水淹没,导流渠进水口的水即将漫过导流渠直接冲向竖井平台,情况十分紧急。项目部应急救援人员立即成立临时救援指挥部,并向上报告险情。

引江补汉5标10号竖井,井深484米,是全线首座施工的竖井,也是保康辖段工程“咽喉”地带,工程地质结构复杂,工程施工重难点突出。汛期强降雨引发的大洪水,可能对施工以及人员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此次演练对引江补汉全线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救援指挥组临机导调,隧井排涝、抢救伤员、救援转移等科目有序进行,在参演各方的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下,不到一个小时,10号竖井水位明显下降,本次防汛抢险应急救援综合实战演练取得圆满成功。“本次应急演练程序完整,各救援小组分工明确,救援过程紧张有序措施得当,圆满完成了各项应急处置任务,有效检验了我们项目人员应对突发安全险情的综合处置能力,切实达到以演促训、以练应战的预期效果,为项目后续施工提供了坚实安全保障。”中铁隧道局引江补汉5标项目副经理赵尔强说。

在此次抢险救援演练中,中铁隧道局引江补汉5标项目二分部值班副经理刘海主要负责驱散群众和受伤人员,并实施救治,“通过演练我清楚地知道了当险情来临时,怎样自救和开展救援,提高了应对险情时的抢险救援能力。”

“开展防汛演练是一场‘大练兵’,一方面检验了现场超标准洪水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又提升了现场救援能力,增强了现场人员临灾避险意识,为安全度汛奠定坚实基础,也为竖井和隧洞的顺利施工提供了安全保障。”中铁隧道局引江补汉5标项目指挥长刘学霸说。


引江补汉工程是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的标志性工程。建成后,将实现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两大国之重器隔空“牵手”,可有效提高汉江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增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调水量,并为引汉济渭实现远期调水规模创造条件。引江补汉工程保康段输水主隧洞全长64.65公里,占线路全长的33%,投资总额约170亿元,是整个工程关键性节点之一。

全媒体记者秦:秦志鹏 杨韬 张九君

通讯员:陶宣羽

编辑:少琦

责编:赵硕

审核:秦志鹏

终审:张良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