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之名,最高礼遇!这位保康人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全国表彰

在9月8日召开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保康籍“消防战士”宦吉飞在人民大会堂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宦吉飞是保康县马桥镇河南坪村人,现就职于襄阳市消防救援支队,担任作战训练科科长。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他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党员干部要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号召,主动请战,积极作为,第一时间加入襄阳市消防救援支队“119党员突击队”。

获得全国表彰,宦吉飞心情特别激动,在现场多次流泪。他说:“聆听着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看着各位功勋人物,备受鼓舞。在疫情面前,全国上下万众一心,这种力量催人奋进。”

手捧这枚沉甸甸的奖章,宦吉飞说:“这份崇高的荣誉,属于每一名抗疫工作者,也属于奋战在保康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希望同大家一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和发扬抗疫精神。”

在疫情防控期间,宦吉飞多次深入高风险地区,参与人员和物资转运80余次,足迹遍布6个地级市、7个区县、23个乡镇,行程6000余公里,执行转运病员任务33起,累计转运81人;执行转运物资任务12起,累计搬运春耕物资和医用物资382.5余吨。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的铮铮誓言。

救急解难,随时待命

作为“119党员突击队”负责人,宦吉飞把“人民所需、使命必达”时刻牢记心间,24小时保持临战状态。疫情期间,他经常早出晚归,通宵达旦,不眠不休。2月29日晚上21时50分,接“120”调度,一名脑梗塞病人因病情恶化需及时转运,危在旦夕。接到求助后,宦吉飞迅速带领119党员突击队前往救助。因病人行动不便,电梯损坏,需要全程抱送上下楼。时间紧迫,来不及犹豫,他立即穿上防护服,抱着病人上下二十余层楼,几近虚脱,为治疗病情赢得了大量时间。还未来得及休息,又接到6起人员转运任务,连夜驱车200余公里,转运15人次,直至凌晨5时才返回。

心系群众,雪中送炭

为保证防疫物资随时供给,宦吉飞冒着寒风暴雨,先后前往武汉、孝感、黄冈等高风险地区,转运医用防护物资,争分夺秒的将248箱防护服、55箱口罩、28台净水机运回指定地点。为助力春耕开启 “快速通道”,他满负荷运转。

3月2日清晨7时,天刚亮,宦吉飞带领9名突击队员已将襄阳市樊城区竹叶青农贸市场的15吨猪饲料装车完毕,准备运往谷城县冷集镇马台村的康利生态养殖场。历经3个多小时、170公里路程,15吨猪饲料顺利送到了该养殖场负责人手上,解决了5000头生猪面临断粮的困境。还未来得及稍作休息,又驱车500余公里,历时7小时,辗转冷集、五山、庙滩3个乡镇,顺利将40吨急需的农耕物资送到了农民手中。

生命至上,挺身而出

17名接受器官移植手术的病患无法出城,两个多月没有进行血样检测,医生无法指导用药,损害健康,危及生命,急需把血样送到十堰进行检测。

3月4日一大早,接到运送血样任务后,宦吉飞带领突击队员立即将17名病患送到医院抽血,开启生命“速递”。“越快送到越好,时间长了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剧烈震动”。在医生的千叮咛万嘱咐下,“119党员突击队”驾车护送携带血样的一名医护人员,争分夺秒地驶向十堰。10时40分,血样被顺利送至十堰国药东风总医院。该医院器官移植科主任郭小军表示,样本保存完好,送达也相当及时,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血样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宦吉飞同志发扬无私无畏的精神,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于担当,舍小家为大家,甘于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宦吉飞以及无数的共产党人,在这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以赤子之心,带领和鼓舞着十几亿人,众志成城,坚定信念,最终战胜了疫情,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共产党人。

融媒体记者:吕莉莉

编辑:正红

审核:李广儒